周武屏
由於新冠疫情衝擊,亞裔被歧視的問題再次浮上枱面。亞裔不再沉默,經過5月份亞太傳統月的洗禮,及國會通過立法保障亞裔權益,表面上這個問題已經受到全國人民的重視。可是對亞裔的不了解,歧視的觀念仍然根深柢固,縱使對亞裔沒有惡意攻擊,卻普遍忽視亞裔的需求。我是一位華裔醫師,根據疫情中之所見、所聞,而有所思。
華裔病人,尤其是老人,受害最深,往往言語不通,視入院為畏途;住院後又不能有親人陪同,增加與醫護溝通的困難。往往一住院便是一條不歸之路,天人永隔,最後只能靠視訊話別,那種親情的藕斷絲連,若非親身體會或見證,很難了解。
一般民眾也會視醫護人員為「病毒攜帶者」,躲避著我們,因此醫護人員也變得非常敏感。病人不願意到診所或醫院,因而耽誤病情,需要醫護人員予以勸導及協助。我聽聞一位華裔醫生在紐約的境遇,由於感受到身為亞裔的「原罪」,他每天清晨上班坐地下鐵時,都戴著口罩低著頭、坐在角落,躲開偶爾飄來敵視的眼光。一出地鐵站,便衝進人滿為患的急診室,救治各族裔的新冠病患。下班後披星戴月回家,擔心自己會攜帶病毒,一頭鑽進地下室去自我隔離,沒有機會與妻子兒女道晚安,日復一日地在壓力及愧疚中生活。
在這低迷不振的環境裡,如何才能維持尊嚴,我認為除了呼口號外,應該團結一致,捲起衣袖,自助助人,逆流而上!位於大華府馬里蘭州的「美京華人活動中心」及「泛亞義務門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美京華人活動中心」是以社區華人義工為基礎,以弘揚中華文化及服務社區為宗旨。中心成立已有38年歷史,旗下的「泛亞義務門診」從2003年開始投入服務。身為社區的一分子,在疫情初期,中心號召社區華人踴躍捐款及物資,負責轉送給社區的醫院、臨終照護中心、郵局、消防局等社區服務團體。老人護理中心每天安排員工上門送餐及藥物,中心護士每天以電話追蹤病人狀況,並與家庭醫師聯絡。在疫情中,義務門診除了繼續為求助的病患視訊看診外,更因應環境擴展服務,定期舉辦網上有關身體及心理健康的視訊教育,安排心理及物理治療,護工上門服務等工作,盡量協助老人們度過難關。
馬里蘭州的蒙哥馬利郡是種族非常多元化的社區,按人口比率,蒙郡的白人占總人口43% ,西語裔占20%,非裔占19%,亞裔占15.6%;可是政府在社區資源分配方面,亞裔就往往變得隱形了。舉一個例子,蒙郡為無保險低收入的人士提供基本醫療照顧的「蒙郡醫療關懷」項目,亞裔病人的比率只占了5%左右。可是,根據2017年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數據,蒙郡有30%的亞裔家庭的收入低於蒙郡醫療關懷標準線,卻未能獲得照顧。
新冠病毒在蒙郡的測試點,大多位於非裔及西語裔社區,並獲得巨額資助;而亞裔則相對被忽視。為了補償不足,醫療中心兼泛亞門診部的陸惠興主任積極向政府保健部門爭取,持續利用華人活動中心為新冠病毒測試站及疫苗注射中心。聯絡醫療義工,深入亞裔基層及被忽略的角落,為他們服務。從今年3月份開始,號召華裔醫生、䕶士、藥劑師及其他義工,定期為民眾注射新冠疫苗,主要對象是有困難向政府取得資源的社區民眾,除了亞裔之外,也向其他族裔伸出援手,服務仍然在持續中,直到疫情完全緩解為止。
因為初期疫苗的來源不穩定,往往臨時有疫苗,中心三天之內便要通知足夠的民眾施打,及號召足夠的義工,這並非一項簡單的任務。由於每次都能圓滿達成任務,獲得政府部門的讚賞及信心,甚至有些政府單位開始主動提供各項社區服務經費,要求合作。由於利益及歷史的因素,亞裔各族裔之間,常常分分合合,也有矛盾存在;但在大環境之下,大家更應該團結,一起爭取權益。
美國是一個新興的移民國家,憑著過去兩世紀優越的政經體系,吸引了大批移民,其中不乏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並對這個國家做出貢獻。例如從匈牙利移民來的科學家Katalin Kariko,她發明了mRNA疫苗,與病毒的擴散速度賽跑,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美國的正義感,及立法維護種族平等的努力,一向是世界各國的榜樣,受到各國領導者及人民的尊敬。例如在不同月份向國民特別宣導及教育,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5月份被定為亞太傳統月,議會更成立了保護亞裔的反仇視法案;最近更通過6月節(Juneteenth)廢除奴隸之日為國定假日。政府這一連串的行動,希望能喚醒全體國民的良知,達成種族平等及和諧的目標。華裔算是亞裔中的主流,在這艱困時刻,更應該逆流而上,為亞裔爭取權益,自立自強之餘,亦能關注社區其他弱勢群體,以獲得大家的尊敬。其實美國是一個種族的大熔爐,各族裔同處一個屋簷下,應該互相支持,共建美好家園。
註:義工及活動可以參考網站:
美京華人活動中心 CCACC-dc.org
泛亞義務門診 PAVHC-dc.org
世界日報週刊(美國現象) 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