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凌鼎年在華府作協談微小説創作
就在歲末節日接踵而來之際,華府作協於11月17日邀請了著名大陸作家凌鼎年先生為寫作工坊講授微小説的創作。由於技術原因,凌先生隻能採取錄像形式進行授課,但豐富的內容和精彩的演講仍讓學員們聽得津津樂道。
凌先生現任世界華文微型小説研究會會長。他出生於江南的書香世家,乃明代文學家凌濛初之後。祖父凌公銳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曾為《申報》主筆,更係民囯政府「文膽」陳佈雷老師。或許是刻在骨子裏的家族基因所致,凌先生自幼愛好文學。受命運捉弄,高中階段碰上WG,被「海外關係」的十字架綁架至微山湖畔的煤礦。但他在逆境中並未放棄追求,自七十年代便開始文學創作。無論是當工人,做教師,編輯報刊,還是供職於僑辦,他筆耕不輟,作品涉及詩歌、中短篇小説、散文,隨筆、雜文、诗歌、評論、文史等多種文體。八十年代中后期主攻微型小説,人稱「小小説大作家」。迄今在海內外發表6000多篇文學作品,出版个人集子65本,其中一半是微型小説集。
微型小説是指1500—到2000字左右的精短小說,其特點是篇幅短、人物少、故事情節簡單。它與故事不同之處在於,故事屬於通俗讀物,通俗易懂﹔而微小説則屬於純文學範疇,突出個性和內涵。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為此,凌先生建議大家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重視素材。他以已故詩人痖弦的「人生處處皆短篇」為引子,闡述了善於發現、收集和運用素材的重要性。他指出隻要用心,就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很多素材,無論是親眼目睹,還是間接聼説,或者書報上讀到,甚至是夢中偶得。手裏常備一支筆,一張紙,或者手機,隨時隨地把認爲有用的素材記下來。哪怕是一個題目,一個細節,一件有意思之事,一句精彩的話語,某個人的一個特殊習慣性動作或與衆不同的個性,或者觸發想象的某個契機。然后整理好,放到素材庫。寫作時,從素材庫裡挑最有感覺的題材寫,不再需要挖空心思去想和找題材,寫作便輕鬆愉快。
凌先生用自已的寫作案例,清晰地揭示了素材是創作的重要元素。母親善烹飪,他便據此創作出《藥膳大師》。路過河南某地,聽說樹上的柿子是留給鳥兒吃以防止來年的害虫,他便由此構思了一篇孩子偷摘柿子引發的爺孫衝突,反映人們實現溫飽生活后的精神追求。當目睹客人在一位近百歲的老人喪事之后,拿走吃飯用過的碗想借此沾沾仙氣,他創作出《壽碗》。他的家鄉太倉是歷史名城,文人及故事甚多。他利用在寫史志時瞭解的歷史典故,鋪陳出一系列小説,例如《漢磗硯》《九硯軒》等等。既便是一塊僅有「明義丐絕命処」六個字的石碑,他也通過瞭解歷史,虛構出《义丐》与《九公碑》兩篇作品。
凌先生認為第二點應注意的是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果說素材是磚瓦,那麼構思便是設計藍圖,而想象力則是靈動的畫筆。作品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要高於生活。如何讓讀者不覺得是虛構,能讀出意義,讀出品味,這就離不開想象力。他以小小说《把木梳卖给和尚》為例,講述了作者是如何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層層遞進地將一把、十把、百把、千把木梳分別賣給光頭和尚、廟裡主持以及佛學會的。驗證了對人類心理、世俗和佛門的深刻瞭解,可以把不可能變為事實。據說,這篇小說后來成為營銷公司招聘推銷員的培训的經典試題。
凌先生認為想象力不應限制在一事一物上,也可以用來移花接木。他有一次夢見一位戰士在熬魚湯,想借此寫一篇戰爭題材的微小説《一鍋魚湯》。但考慮到戰爭時期捉魚和送魚湯不太現實,便改成寫烤地瓜。遂創作出《1943年的烤地瓜》,描寫了一名炊事兵在半個世紀后用烤地瓜去祭奠犧牲的連長的感人故事。
凌先生談的第三點是虛心學習。每位作家的知識面都是有限的,但如能不恥下問潛心研究,則會擴展認知和豐富語言,從而寫好文章。他在養殖菊花時,常跟公園的專業人員交朋友,通過廣汎交流,對菊花的品種、習性和特征瞭解甚多,所以在創作《菊痴》時能成功塑造出老菊頭這一生動的人物。他在創作《血經》前,不耻下问,向方丈讨教,还通过查資料,翻經書,积累佛学知识,最后成功塑造了兩位佛教法師致力抗日的形象。用詞之准確,竟讓讀者疑為作者是佛門中人。
他在創作《殺手》時,認真學習犯罪心理學,仔細揣摩主人公的心態。「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外國職業殺手,從無失手。本慾製造車禍殺人,但當看見目標下車去救一位被創傷的女孩,心理破防。原來,殺手就是爲了賺錢維持自己那被人撞傷,未能得到及時救治而成爲植物人的女兒的生命。結尾殺手自殺身亡,釋放出悲劇的力量。對犯罪心理學的瞭解,使他的小説寫出了社會和人物的複雜性。
凌先生指出:微小説篇幅短,一般最好寫一兩個人物,不宜多,否則容易平面化,難出個性。矛盾也多數隻安排一對,否則收不住。如果在有限的篇幅,也能做到一波三折,讓讀者看開頭猜不到結尾,那便是高手。微小説是文學的輕騎兵,創作周期短,發表快,可以即時創作,對社會熱點事件以小説形式來發表自己的觀點。一個優秀的微小説作家,應該以自己的作品寫出自己對歷史、社會、人生的思考,通過構思的故事,人物的塑造,作品的立意,來傳播愛與真善美。要相信點點滴滴積纍的力量,會有蝴蝶效應。
凌先生的演講激發了學員們對微小説創作的興趣,大家紛紛提問,凌先生一一作了書面解答。在回答為何選擇微小説作為主攻時,凌先生坦言因為當年在煤礦工作,沒有大塊的時間去創作。隨著微小説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自己也頻頻獲獎,遂把微小説當作了事業。
凌先生的演講不僅讓大家認識了一種新的文學體裁,更打開了微小説創作的奧秘之門。大家一致表示,微小説既快又准,尤其適應當前的信息時代。它言短意長,能讓人見微知著,大家願意今后多多嘗試。
(撰稿: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