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鳳英
二月的佛羅里達陽光普照,氣候溫和,老伴的表妹及八六高齢的姑丈蔡智民醫師邀我們一起來天普渡假。姑丈特別高興我們的來訪。剛坐下來,我們的話題就轉到了剛剛出爐的的手外科文獻- 2023 年 2 月份的「手外科臨床」。裡面有一篇是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整型/手外科的Qazi 醫師與Louisville 的Bhandari 醫師合寫的文章。內容是討論外國醫學院畢業的醫師在美國手外科領域的過去與展望。文中描述了五位外國醫師在手外科所做的特殊貢獻,分別是顕微外科的技術,創新的技術, 領導的能力, 教學的成就以及研究的成果。 他們分別來自台灣,多明尼克共和國,英國,索比亞及南美的哥倫比亞。第一位上榜的是「Skillset – Dr. Tsu-min Tsai, Taiwan」。看到了蔡智民醫師的名字,還有台灣兩個字,我們雀躍不已,興奮之餘,還感到特別驕傲。蔡醫師是我台大醫學院的前輩、與有榮焉!他高超的顕微外科技術及成就再度受到認可,這不只是他個人的榮譽,也是台灣/台大的榮耀。
蔡醫師是名聞國際的手外科醫師,從他魁梧的身材很難想像他能夠在顕微鏡下用他那雙大手操作超細的纖維,縫合被外傷切割的小血管及切斷的神經,肌肉等等。小時候的他,在二戰後新竹的客家莊新埔的鄉下長大,課餘沒有玩耍的時間,每天下課回家,還有週末,他與兩位弟弟都要幫忙父母親在茶園採茶,還有做橘子園裡的農事。長大之後這雙農夫的大手居然轉化成外科魔手!姑丈喜歡講他的手外科故事,我們向來都是他最忠實的聽眾,他講得出神入化,我們聽得津津有味。
1960 年代 台灣的手外科還在啓蒙時代。斷手斷指的病人接縫失敗是定數。失去謀生用的手或是日常生活必需運用的的手指是多麼惶恐的事!當時蔡醫師在台大醫院外科/骨科住院醫師訓練,病房廻診時看見斷手的病人接縫失敗的沮喪,心有戚戚焉。為此,他選擇了手外科,意志堅定的要幫助不幸受傷的病人。他第三年住院醫師開始追隨許光鏞醫師做狗的動物實驗,把狗截肢再接合。但是結果不如人意 、十一條狗只有兩條狗的截肢接合成功。1970 年蔡醫師從台大訓練完成之後到台北市和平醫院當外科主任。後來開設了祥仁外科醫院。他持續做動物實驗,研究如何接合小血管。這回他用兔子的耳朵,耳朵切斷再縫合。他持續做了80 隻兔子的實驗,然而成績仍然不理想,只有十隻耳朵接合成功。那段時間他去馬尼拉參加西太平洋骨科會議,聼了日本的醫師的報告才了解自己動物實驗失敗的主因是顕微度數不夠強,還有縫缐也不夠細。為此,他馬上去了日本奈良向 Tamai 醫師拜師學藝,與 Tamai 一起做動物實驗兩週,學習了顕微外科的技術。為了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他又特地去東京花了巨資購買了高度的顕微鏡還有超細的縫缐,帶回台灣。如此,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
從日本回來之後不久,恰逢台灣大學醫院急診室來了一個斷了手的病人。病人的手腕被人切斷。那時候外科缺乏顯微手術的設備,無法接合小血管。沒有血液循環,接好的手是無法生存的。急診醫師於是求助於蔡醫師,他立刻把從日本買的整套設備帶到台大,在高度顯微下,用超細的縫缐,成功接合了病人的斷手。病人的手完全恢復功能。成為台灣第一個斷手成功接合的病例。電視,報章雜誌大大報導,台大名聲大振!蔡醫師被選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之後,又有一位四指被機器斬斷的病人,這位印刷工廠的老闆,不幸左手三個手指(姆指,食指,中指)以及右手的姆指被機器切斷。蔡醫師成功的把左手三個手指接回去,右姆指無法接;但是姆指對手的功能太重要了。於是他用病人的大腳趾移植到右姆指的位置。手術成功。不料十七個月後,同樣這四隻曾經接合成功的指頭又被印刷機器切斷。蔡醫師成功的再次把切斷的指頭一個一個的接回去。在當時是手外科的重大突破。全球第一個縫合接指後再切斷又成功縫合的病例。
1974年國際手外科會議在日本召開。Tamai 邀請蔡醫師來演講,蔡醫師發表了顯微血管縫合的技術,同時也報告了台灣第一例的四個斷指接合後,再斷、又再度成功接合的例子。台下,來自Louisville 的 Kleinert Kutz手外科中心的Kutz 醫師聽了非常震驚,如此高超的顯微技術正是他們的手外科中心最需要的人才。當下邀請蔡醫師到Louisville 訪問。回到台北,他向台大手外科前輩劉堂桂教授請益,劉教授告訴他,Louisville 的 Kleinert Kutz 手外科世界有名。隔年,蔡醫師來到了Louisville 訪問Kleinert 及Kutz 一個星期,給了三個演講。當時中心來了一個無名指斷了的病人,病人的手指已經皮下出血,手中心的醫師 認為不可能接合成功,意味著只好把整隻小手指切斷。蔡醫師檢查了一下認為還有接合成功的機會。Kleinert 說,好吧,那你接接看。蔡醫師把小血管神經一一在顕微鏡下接好了。接指成功,Kleinert 大為驚訝,於是邀請蔡醫師來中心工作。
但是外國醫學院畢業的醫生來美國就業有重重関卡要克服。不論你在母國有多少訓練,多少經驗,多少成就,外國畢業生還是要重新出發,接受外科四年的住院醫生訓練才能夠有資格考外科專科醫師的專業資格。當時他在台灣外科界已聲名中天,有眾多醫界同仁的支持,有家人及親朋好友在身邊,要連根拔起到異國重新開始是天大的抉擇。Louisville 的Kleinert 及Kutz 則認為此才非有不可。他們於是與Louisville 大學醫學院外科主任Hiram Polk 醫師討論如何克服這個難題。Polk 提供蔡醫師一個特殊住院醫師的提案:蔡醫師名為住院醫師但做的是Fellow 的工作。1976年蔡醫師來到了Louisville。1978 年他還是住院醫師的時候,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Neil Armstrong 在自家農場發生小車禍,他的左手戒指被托拉機鈎上,拉扯時戒指把手指的皮膚拉掉,連帶著神經及血管都破壞了,還有,這個手指頭的最後一節也切斷了。Armstrong 很勇敢的自己開車去醫院求診。急診醫師到處找手外科醫師。Kutz 在門診接到電話馬上通知蔡醫師幫Armstrong 開刀。蔡醫師成功的幫Armstrong 的接好。一夜成名!
如前所述,台灣在1970 年代已經成功的完成自體的斷手接回成功的案例。但是異體移植的手術一直很難突破。因為自體的免疫系統對異體移植會產生排斥,需要長期藥物治療。另外,接受移植的手往往是斷手多年,傷口已經癒合多年。1964 年在Ecuador做的異體手的移植只存活了兩個星期。1998 年在法國里昂做的異體手移植也因為病人術後不合作,結果一年後要求醫師把已經移植成功的異手拿掉。 Kleinert Kutz 手外科中心早在1990 年代就開始了手的異體移植的研究,把甲豬的手切斷移接到乙豬的手,乙豬的手切斷移植到甲豬。手術成功。計劃的主持人Breidenbach 醫師因此得到美國國防部的經費,提供十位病人免費做異體手移植。
第一位志願者是紐澤西州的Matthew Scott。他十五年前因為放煙火,左手從手腕上端被炸斷。傷口癒合後他一直戴假手。1999 年1月,Scott 在Kleinert Kutz 手外科中心接受手移植。捐贈的手來自Louisville 一位腦死的男性。中心的醫師親自去切斷捐贈者的手帶回手外科中心。當天早上七點 Breidenbach 率領團隊開始手術。Gupta 先把骨頭接好,Breidenbach 接著把動脈接起來,Kutz 接了神經,一切似乎順利,下一步要接靜脈。糟了,找不到Scott 的靜脈,他已經斷手15 年,戴義手,肌肉皮膚已經萎縮,靜脈又小,又薄。已經是下午四點了,還不見蹊蹺。團隊醫師束手無策,只好向蔡醫師求援,蔡醫師義不容辭,馬上刷手進手術房繼續接合的手術。用顕微技術,他耐心的找到了Scott 的靜脈,非常小,0.4 毫米口徑。捐贈者的靜脈有2毫米的健全口徑。如何把 0.4毫米的口徑接到2 毫米的口徑呢?蔡醫師把2亳米口徑的靜脈壁開幾個小口,把0.4毫米口徑的微小靜脈一個一個植入血管壁。如此,一個一個慢慢的接。下來還面臨另一個挑戰,Scott的肌腱末端離開捐贈者肌腱還有一段差距,另外,骨頭雖然接上了,但是沒有皮下脂肪組織支持懸空的靭帶,神經,血管等等。靭帶兩端的的間隙,肌腱兩端的差距都需要巧思的設計及創新的技術接合起來,再來,靭帶或肌腱各自接口處也需要特別加強保護才能確保不斷裂,五隻手指,五條靭帶,一個一個慢慢接合,還有手腕的靭帶要確保有功能。通宵達旦,直到次晨六點才圓滿完成。移植的左手在術後三天就可以活動了。表示血管,神經,肌腱都接好了!這個前所未有的艱鉅的任務震了手外科醫界!再經過三個月的復健,移植的手可以活動自如。2023 年一月,移植24 年後,Scott的手仍然活動自如。這是世界異體移植第一個成功移植持續最久的案例。捐贈者早已做古,但他的左手仍然活在人間,Scott 失去的左手,失而復得。這是多麼美妙的世界!
1976 年蔡醫師應聘去Louisville 「重做馮婦」的時候,他説,只會來六個月看看。但是他一留就45年頭,從黑髪到白髪,直到 2021 年12月才退休。在這段期間Kleinert Kutz 手外科中心不僅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它們的接手的成功率也大幅提升,從原本的40% 增長至90%。Kleinert Kutz 手外科中心成立了62年,訓練了1300多位來自58個國家的手外科醫師。蔡醫師的顕微手術技術不僅造福人群,還造就了眾多來自全球的手外科醫師,功成名就,桃李滿天下!
成功的背後常有不尋常的舵手。當年的醫學生是名門望族最希望有的女婿,醫學院尚未畢業就有媒人婆找上門了。當蔡醫師還是醫學生的時候有個媒婆託一位親戚交給他一張照片,説是台北市南京西路邱內科的愛女。他一個窮學生,繁重功課之外還要當家教賺錢交學費及養活自己,自顧不暇,婚姻之事完全置身於外。他把那張照片丟在抽屜裏,不置可否。幾個月之後的一天他無意中走到南京西路看到邱內科醫院的看板,心想,這不就是那張照片的女孩家的醫院嗎?那天下大雨,他沒有帶傘,不妨進去診所看看吧。沒料到,一進門邱內科醫師娘馬上知道他就是媒婆介紹的蔡智民。診所的主任醫師邱雲福博士很高興的歡迎他。醫生娘趕緊叫愛女富美端茶敬客,富美不知所以然,很不服氣,為什麼叫我端茶? 管家不是就在廚房閑著嗎?富美不端茶,但是邱博士及醫生娘愈看這個準女婿愈喜歡。他們知道這位年輕人是如何的吃苦耐勞,一面念書一面幫忙父母親的農園,高中在省立新竹中學求學期間早上要花兩個小時上學,下午花二個小時回家。早上從新埔的家徒步20 分鐘到巴士站搭新竹客運40分鐘到竹北,然後搭火車30分鐘到新竹,再走30 分鐘才到新竹中學。每天只有在坐汽車及火車的時候才有機會讀書做功課。課餘及週末在父親的農園做工,日日月月做粗活雜事,他都埋頭苦幹,從無怨言。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下他考上了台灣大學醫學系。看到他如此篤實穩健,克勤克儉又吃苦耐勞,他們非常感動。邱博士知道這個四年級的醫學生已經讀完解剖學,打趣的問他能不能背出十二條腦神經的名字。「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 叉,六外旋,七面,八聽,九舌咽,十迷走,十一副,十二舌下。」這個年青的醫學生很輕鬆的念了出來!邱博士非常高興。馬上邀請這個年青人明天開始來診所學習。「我要教你怎麼做個好醫師」!蔡醫師恭敬從命,從此隔天到邱內科幫忙看診,也愛上了邱家的富美公主,訂婚,結婚,生子。他一面在大學醫院學習外科,一面在私人診所學習內科,自豪的說他受到最完整的醫學訓練。富美姑姑一輩子夫唱婦隨,相夫教子,兩位女兒學醫,女婿也是手外科醫師,兒子是律師,都留在Louisville 執業。子孝孫賢,家庭美滿又幸福。
【世界日報】週刊 3/1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