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雪

「留住回憶,請你不要哭泣,我已化為千縷微風去。」

去國多年,對台北市全無方向感。去年11月18日到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聚會,竟遲到了。行色匆匆,推開梅花廳大門,古琴空谷之音拂面而來。正在台上讀稿的高碩男子立即迎了過來,給我一個「熊抱」。我一眼便認出他就是半世紀前,曾尾隨我台北一日遊的偉生──那個記憶裡俊逸挺拔的年輕軍校生,也是我同班好友、已故漢學巨擘周鳳五教授的胞弟。他們兄弟體態不同,但五官神似。

此次聚會為的是紀念「周公」逝世七周年。在座一、二十名嘉賓,除了比我更晚入席的何寄澎教授之外,於我全是陌生面孔。東主偉生簡短地介紹了我,眾人頻頻微笑,向一個曾見證過周公意氣風發少年歲月的異鄉佬致意。

節目繼續進行。偉生讀的原來是一位周公匿名弟子「五哥在台大的最後一堂課」的筆錄:

「如是我聞:

……我們不能保證自己未來最終能夠怎麼樣,但是我們能夠保證我們每分每秒踏實地努力活著……同學考完試打電話說:「老師,我考幾分?」就跟你說:「問你自己呀,考試是你考的,考卷是你答的呀!」這種只是耍嘴皮的話……,不過……我們可以從這個對白裡面,真正認知到,我到底做了什麼?我是怎麼做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台大學生只有一個缺點,就是無法面對自己的缺點……。你看屈原一生當中,他就徹底坦承的面對自己,面對楚懷王,面對楚國,面對當時的國際現實。他奮鬥……,實在沒辦法,退一步,再奮鬥……,最後,也許如古書上說的,他終於光榮的自我了斷,結束了他的生命。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是真正負責任的態度……。」

嘻笑中常有微言大義

這裡說的「五哥」是好友對周公的暱稱。筆錄者以佛經「如是我聞」開宗明義,顯然是以佛門弟子虔誠禮拜的心情,記錄老師在最後一堂離騷課的殷勤告誡。可以想見這番看似平常的話語,對年輕學子的開悟有多深遠!我所認識的周公,自年少時就幽默調皮,善於裝瘋賣傻,但嘻笑中常有微言大義,此風格顯然一生未改。

周公桃李滿天下,有好幾個弟子,都宣稱如沐春風,終生受益。周公病重與辭世,皆因弟子田瑩及時通報,我才得以調整行程,見周公最後一面,並送他一程。更巧的是,田瑩多年前贈予周公的一塊「養龢齋」墨石,竟然透過南卡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葉坦教授輾轉落到我手中。葉坦與周公因書法結緣,牽線人是我與台大前副校長趙永茂教授,他們在台大有把酒之緣,周公以墨石相贈。20餘年後,葉教授榮休時,又把那塊原封未動的墨石轉贈給我,可嘆周公英年早逝,完璧歸不得趙!

偉生讀完學生筆錄後,沉痛地說:「其實我大哥每次講解楚辭,都會有情緒反應,因此經常迴避這門課。他能體會屈原憂國憂民的心情,正如他也有不為人知的隱憂。只有在微醺時,才能不由自主地狂歌力舞。不過,當我從外交公職退休後,他破例又為我開了一次楚辭課。我的確很幸運。」

與弟從未說過「不」字

偉生繼續追憶手足之情說:「父母育有五男三女。大哥排行老大,我僅次之,以下緊跟著三個妹妹。因此,兄弟倆在高中以前幾乎形影不離。大哥幼時身形弱小,常被欺負,只要他哭著回家,我就拿著木拖板衝出去打人。我記憶裡,從小到他病逝,彼此之間從來沒有說過『不』字。我在預校三年級上學期,突然不想升入官校,因此,趁寒假時,跑到成大找大哥,告訴他我要逃亡三天準備退學。他聽完後二話不說,掏空了口袋,把身上的生活費與手上的天美時表都一併給我。後來,我官校畢業分發到馬祖,有一回返台休假,回程遇到颱風,暫無船班,在台北滯留了42天,食宿沒著落,只能靠他接濟。那時大哥只是一名窮學生,但幫助我時,永遠都是傾其全力,盡其所能。」

偉生若有所思地停頓半晌,然後調整一下情緒説:「後來他在中文學術界發光發熱,又先後借調中山、中正、暨南大學,更客座芝加哥大學。我則是在本島外島間展開軍旅生涯,並出使外國十餘年,兄弟倆難得見面。一直到2000年我退休返國,開始旁聽他的書法課。下課後一起去維綸小館與邱德修教授及田瑩等人小酌。我們也常一起出遊。他生病後,我也為他安排各方名醫治療,可惜仍留不住他。」

説到這裡,偉生有點哽咽,在座賓客無不為這對兄弟的人間至情動容。益華與美芳夫婦,有備而來地聯手演繹了一首曾經風靡中外的名曲「千風之歌」。由益華司琴,美芳朗頌:

「不要哭泣,我已不在這裡,

我已化為千縷微風去。

白日裡,我隨陽光照射田園,

金黃的稻穗隨我搖曳。

千風一縷,我已化為千風一縷縷,

飛蕩在無際的穹空中,

吹向那廣闊的大地。

留住回憶,請你不要哭泣,

我已化為千縷微風去,

黑夜裡,我和星辰陪伴你,

溫柔安靜的守護你。

千風一縷縷,我是那千風一縷縷,

是那晨曦般的光芒,

也隨晚霞片片彩雲去。

不要哭泣,只要留住回憶,

我已化為千縷微風去,

不忘記情深意濃兩知惜,

柔風拂面相偎相依。……」

(千風之歌,李昌源詞)

美芳聲明她從未見過周公,但透過好友偉生對兄長的懷念,她感覺自己彷彿也熟知眾人暱稱的「五哥」。前一晚她聽到這首歌,就覺得非將它獻給五哥不可。倉促間,只能以朗誦代之。

喜結善緣 恩澤廣被

聽她深情朗讀,我一度鼻酸眼紅,這首歌的確寫盡了周公「喜結善緣,恩澤廣被」的人格特質。猜想他不要親友為他哀傷,因此選擇莊嚴而理性的基督教追思儀式。他曾長期沉浸佛學,書齋裡設有香案,前院也供過一尊大佛。因此追思儀式中播放他病中受洗時的涕淚縱橫景象,深深觸動我心。

隨後,周公高足陳高志博士,高歌了一首新編的福州話「渭城曲」,以千古絕唱表達不捨之意。眾人心有所感,於是一起聚集到前台,放聲吟誦,終結了這場情意濃濃的盛會。

回想周公借調到暨南大學建立中文研究所時,因讀過我在海外發表的幾篇中文僑教文章,一度邀我們夫婦回國,協助開發海外僑教。細心的他,一併寄來暨南大學教職員宿舍照片,以供參考。由於種種考量,我們無奈地婉拒。其實與其說是請我回來協助他,無寧說是他想幫我回歸台灣學界。他用心良苦,我亦能感知。

周鳳五教授研究領域橫跨書法藝術、文字學、敦煌學、楚文化、中國古典文學、先秦兩漢經學史、明清繪畫史,著作等身,且多創意,一生所獲殊榮,已無庸贅述。但他又是絕對的性情中人,青眼白眼,不畏分明。我曾戲稱他是「狂者」。以此之故,他結交了好些學界同好與地方仕紳,卻也得罪了不少身邊同儕。我偶爾回國,會有昔日同事讓我勸勸他。我總是一笑置之,聰明如他,哪需要諍言?

他青少年時就熱愛古文學,經常就近向屏糖小學臧潤墨導師請益。考南光高中時,中文98分,但數學7分。儼然就是民初羅家倫嚴重偏科的翻版。讀過東吳與成功兩所大學的兩個不同科系,才終於在台大中文系落地生根,大放光明。記得他大三時,就開始為納蘭容若詞集作注,詩詞底蘊厚。不過,他後來選擇了比較艱深的領域,耕耘有成,貢獻厥大。

講課超精采 絕無冷場

他不但博學多識,記憶力也其佳無比。從成大外文系轉入台大中文系後,有次獻寶,將美國獨立宣言逐字逐句倒背如流。其後任教台大中文系時,又經常不看課本,就可以將一些耳熟能詳的古文,講解得出神入化,學生為之傾倒不已,選課人數年年爆表。有網路貼文讚美他的楚辭課說:「老師學問淵博到一個境界。拗口艱澀的詞彙經過老師的講解,變得淺顯易懂。提到特殊的字,老師會用文字學分析字的演變,構造。幽默感也不缺。基本上講課超精采,沒有冷場。」

周公生日是二月二日,曾引《翰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戲言自己是花神再世。

他對友人重義,對愛人專情,純屬天性自然,毫不矯情。有次,在張清徽老師的詞選期末考場,我突然嚴重地咳個不停,坐在我正後面的他,毫不猶豫地拍打我的後背,企圖幫我舒緩。張老師笑看這幕,但未言語。

周爸介夫老先生有次問兒子:「為何你的好友盡是女生?」我結婚時,周爸賜我一幅水墨蝦,並提名落款,如今仍高懸在我異鄉客舍牆上。睹物思人,好不傷感!

周公諱「鳳五」,頗為不俗。引起學界好友費神解讀。但根據偉生口述, 周爸為孩子取名,都與出生地有關。周公出生地是「鳳山五塊厝」,因名「鳳五」。不幸出生時間適逢二二八事件前夕。周媽因為與外省人聯姻,深恐受累,只好帶著初生兒躲在一個閣樓上,一整年未敢露面。

彼時物資短缺,營養不良,加以日照不足,導致周公成為周家兄弟中最矮小者。可是他的氣場之大,胸襟之廣以及人格之魅力,完全不受制於身材。「朋齋」書房雅號,也應證了他「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

周鳳五教授研究領域橫跨書法藝術、文字學、敦煌學、楚文化、中國古典文學、先秦兩漢經學史、明清繪畫史,著作等身,且多創意,因而曾榮獲學術界多項殊榮。(取材自台灣國家圖書館)

如今周公已然化為千縷微風,永遠守護他的新知舊識。雖然非常不捨少年情懷,也不解天妒英才。但你我都不必在他墳前佇立,因為此時此刻,我們確實感受到他那飛蕩在無際穹空中的千縷微風……。


【世界日報】(周刊) 2/12/2023


Total Page Visits: 368
悼故友 微風千縷憶「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