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

乙嫂被逼無奈,只好來找阿三。

原來阿乙從一位營養師辦的party回來之後,突然對廚房裡的食用油指手畫腳百般挑剔。乙嫂炒菜慣用大豆油,他見到卻大驚失色,說美國大豆油應都是轉基因、致癌,絕不可用!說國內早已沸沸揚揚討論透了這個問題,乙嫂不該如此麻木。

「聽說椰子油好聞,咱們也試試?」乙嫂忙趁機試探。

「更不行!椰子油和葷油一樣,會致高血壓心臟病,別沾!」

乙嫂當真,只好去買了昂貴的橄欖油,因營業員推薦說此油最健康。誰知又被阿乙譴責,說這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質,美國人用於涼拌沙拉倒也無妨,華人高溫炒菜卻斷不可取。

乙嫂有點失去耐心:「你明確指示買哪種油不就行了?」

誰知這卻打開了阿乙的話匣子。他一口氣說了一大串什麼油含什麼成分、起什麼作用等等的「科學道理」,卻最終也仍說不清到底該吃什麼油。

乙嫂卻勉強聽明白了一點,便去買了菜籽油;誰知又遭阿乙抗議,說這油雖可炒菜卻有股腥味兒他不喜歡。

這下乙嫂徹底整不明白了,所以才來找阿三算賬,畢竟是阿三把阿乙帶到那個party上的:「你們總得有人明確告訴我,到底應該買哪種油?」

阿三哭笑不得,立馬找到阿乙:「才學了點皮毛就開始吹毛求疵?」

阿乙也忙懇求:「幫幫忙幫幫忙吧,不然沒人給我燒飯了!」

阿三無奈,只好找了紙筆,憑記憶列出一個表來:「玉米、大豆、葵花籽油:多不飽和脂肪酸高、健康;但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質,不適合華人炒菜,除非油溫不高時下菜……」

「花生、菜籽油:單不飽和脂肪酸高、健康;油溫可以稍高,適合華人廚房……」

「其中大豆、菜籽油:富含Omega-3或OMEGA-6,更健康。」

「各類物質攝入比例 ……」

阿乙把這表貼到了自家冰箱門上,乙嫂看了卻仍無法定奪,尤其看似最好的大豆油、菜籽油,卻都被阿乙否定了。

阿三無奈,只好獻計道:「那就混合使用:炸丸子用豬油,涼拌菜用橄欖油,炒菜用花生油,燒和蒸用玉米、大豆、葵花籽油。每樣買一小瓶,像醬油、醬油膏、鹽、糖、醋一樣,分開取用,不就行了?」

回頭妻子好奇,問阿三怎樣解決了此事。阿三交代完卻搖搖腦袋:「瞧吧,他倆自找麻煩,楞是把小事弄成了大繁瑣!」

誰知數日過去,那天妻子居然也搬回一個挺重的小箱子,然後一個小瓶一個小瓶地往外掏油,原來乙嫂把小瓶油混用大法也傳授給了她。口中自然要埋怨阿三不肯親授。

阿三自然甚為驚訝,不知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漸漸地不可抗拒地,方圓很大一片華人家中,都能看到一個個小油瓶整齊地排列在廚房裡,冰箱上也無一例外貼著一張表,標題是乙嫂所加,叫──「吃油表」。


2024年11月21日《人間福報》副刊【阿三專欄】


Total Page Visits: 57
吃油表
Tagg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