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瑛 

經常看到西方人,尤其是男士,如同袋鼠般胸前掛著一個袋子,將嬰兒放在其中,逛博物館或國家公園。我佩服這些父母出遊不懼勞累,但懷疑小貝比能夠懂得欣賞眼前的文明珍寶或自然美景。如此形影不離,或許是那些喜愛旅遊的父母不願錯過孩子成長期間的每一分秒吧?

先生和我沒有那樣強悍的脊椎骨,也不忍不解世事的奶娃兒跟著舟車勞頓。第一次帶兒女出遠門,他們大約四、五歲。女兒抱著和她身高差不多長的枕頭,在機場等待登機。四、五歲的孩子在飛機上已不致於和嬰兒一樣失控號哭。但飛機下降時氣流波動,兒子面現不適,我手忙腳亂找出嘔吐袋遞過去,他那廂已稀里嘩啦吐了出來。在台灣的一周裡,孩子們沒有意志去克服時差,白天不願出門,堅持待在奶奶家睡覺。晚上父母努力調整時差,試圖入睡,兄妹倆卻元氣充沛地在屋裡追打嬉鬧。

回美國的機上,我對兒子說:「你們很幸福,小小年紀就坐飛機出國旅行,我當年大學畢業才第一次搭機來美國念書。」面無表情的兒子似乎不太同意我的「幸福說」。那時我們正從經濟艙進入商務艙,朝機門走去,小子看到寬敞可躺下的商務艙座位,眼睛一亮回道:「下次搭飛機,我們可以坐商務艙嗎?」那才是他嚮往的「幸福」。

等兄妹倆逐漸長大,我們經常帶他們到美國各地的國家公園遊玩。在車上,兄妹倆不斷鬥嘴,吵著要聽自己喜愛的音樂電台和忙著告狀。兩人唯一的共識是不時同聲問道:「快要到了嗎?」父母忙著嘆賞景致,不知道兒女是否確實樂山樂水,因為纏著我們買紀念品的兒子總是說:「如果不買這些紀念品,將來我怎麼會記得來過這裡呢?」

我們趁先生出差英國,帶十四歲的兒子和十二歲的女兒做了他倆的首度歐旅。兄妹仍然一路拌嘴。在英國鄉間坐公車,對面的英國老婦笑咪咪地注視他們良久,不禁對兒子說:「你一直問妹妹要糖吃,她就是不給。」或許,她在懷念自己兒女的年少時光?比起之前全家旅遊時對景物的懵懂,這次他們顯然已能將課本上學到的英國歷史和眼前的實景一一對照,得到知性的寶貴體驗。女兒表示,她很喜歡英國的博物館。

兩年後的夏天,我們全家首次前往中國大陸旅遊,走過北京、上海、蘇州、黃山、南京、武漢、長江三峽等地,無不高溫溽熱,必須苦力似地在脖子上圍一條毛巾,隨時拭去額頭潸然而下的汗珠。口味美國化的兒子,對道地中餐的很多食材不敢下箸,可有一天他問我:「為什麼這裡的魚特別好吃?」我很驚訝,一個吃慣美式魚排的少年,也能從多刺的中國河魚裡嘗到沒有冷凍過的鮮魚口感。到了最後一站北京,我們從電視上獲知奧林匹克委員會選中北京為2008年奧運地點,兒子高興地大喊:「我愛中國!」我鬆了一口氣,一路上既喊熱,又嫌食物不對味的兒子,終究還是在這塊風土人情陌生的大地上,積累了許多正面美好的回憶。

當女兒也離家上大學,吾家成了空巢,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出遠門,不必局限於機票特別昂貴的寒暑假,也不用再忍受他們在旅途上無休止的鬥嘴。那年九月,先生和我參加了文友籌辦的新疆旅遊團。時值初秋,北疆阿爾泰山的哈薩克牧民正展開下山之行,滿山遍野是一隊隊游牧人家,牧民騎在馬上前後巡視,狗兒一旁奔跑協助,各種顏色的羊兒、牛隻簇擁成群,殿後的是負載著帳篷炊具的駱駝隊。這些游牧隊伍是阿爾泰山草原上一簇簇移動的彩雲,緩緩飄向山下,土耳其玉色的溪澗為他們歡唱打氣。幾天後,我們在新疆中部的天山,也看到一團團多色雲朵飄盪於酒樣秋色中。

我貪婪地注視著這些哈薩克游牧隊伍,胸中翻攪著狂喜,也帶著一股遺憾,心裡呼喊的是:「好希望你們在這裡。」

爾後幾年,和朋友們去過世界各國,無論是在古蹟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埃及與約旦,還是藍天白雲下廢墟如夢的愛琴海島嶼;無論是在吉普車上看野獸漫步非洲曠原,還是佇立郵輪甲板觀看南美冰川。我沉浸於眼前景物予以的震撼中,沒有一次心底不淌流著遺憾——但願兒女們並肩立於一邊,和我共享這些不凡的景致。

先生和我從來不是積極推動子女進入名校的虎父虎媽,因此沒有培養出足堪族裔楷模的人龍人鳳。作為母親,我唯一可以告慰自己的是,帶子女從小觀賞大自然,行旅遠方,雖然當時他們的年齡對大塊造化和文明古蹟似懂非懂,可全家攜手走過的旅途,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大地之愛的種子,也開啟了他們遼闊的世界觀,塑造了他們人格中不畫地自限的開放特質。果然,成長後的兒女都喜歡旅行。尤其是女兒,熱愛探索世界,渴盼擁抱不同文化。

本來以為自立後的兒女有自己的社交圈,不願再和父母同遊。2009年,聽到父母要去北歐坐郵輪,兒子居然主動問我們可否加入,我們當然欣然同意,也邀到女兒同行。中斷已久的全家旅遊再度恢復後,我們每隔一兩年必有一次全家同出遠門,先後到過北歐、澳紐、西葡、巴西、德國。女兒婚後,原本很少旅遊的洋女婿也加入同行,到過義大利和中歐。起先是父母訂旅館訂機票排行程,逐漸由女兒接過籌備工作,包括在維也納看歌劇,布拉格看木偶劇等文化節目。每天晚上,她帶大家前往網上口碑甚佳的餐館,往往名不虛傳,食物的品質和價格都令大家滿意。大夥一面享受在地風味的美食,一面交換一天旅遊心得,對各地風土人情,發抒個人看法,享受心靈層次的交流,而不是童年時出遊兄妹無聊的鬥嘴。

多年前我們全家在巴西的亞馬遜河坐郵輪,一位派駐巴西的德國女子不以為然地問女兒:「你已經二十多歲了,還和家人一起出遊,不會覺得很奇怪嗎?」女兒篤定地回說:「沒什麼好奇怪的,我很享受天倫時光(quality time)。」

回想一生做過的無數旅行,滋味最美好的還是一家人攜手同行。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每個時刻都是良辰,與孩子們共同欣賞的每道風光都是美景。新冠疫情嚴重後,我們禁足家中,別說出外旅遊不可能,即使子女回家,彼此隔著距離匆匆聊上幾句就分開。那些年旅途上共度的歡樂時光,成為索然無味日常生活裡可以回味的甜美糖果,也勾畫了未來的遠景。(寄自馬里蘭州)

世界副刊 2020-11-17

Total Page Visits: 215
天倫樂遊
Tagg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