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慶松

一幅董作賓先生所書寫的甲骨文字。

家中有一幅董作賓所書寫的甲骨文字,是多年前先父由台灣來訪時帶來的。他帶來不少幅字畫,此幅較特殊、難識,所以懸掛家中一隅牆上,以便天天打照面,勤能補拙,捕捉其字形字意神韻。

兒子曾指著這幅字問:「這些是什麼字呀?」我對著契刻文字及釋文,對他一一解釋,幅作中有一、二、三、其等字,較易識別,兒子倆正是「其」字輩,或許這是先父千里送來此幅書法的原因吧。

這幅書法是董作賓於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年)一月在台北所寫,他根據第四次發掘於陰墟的骨版原式摹錄,卜辭塗飾硃墨。這幅甲骨文,有錯落有致的刀痕、曲直交叉的線條、淳古可愛的象形、疏密相間的符號。它們掛在牆上,從亙古來到現代,卻也自得幽靜。

早前好友安老師贈我一本尊翁安國鈞老先生所撰寫的《詩聯三百集契》,這是中華甲骨文學會叢刊之三十八;雖僅一百八十八頁,卻是安老先生以書法藝術傳播甲骨文化的精華,內涵優美的文學語言,謳歌民族正氣,這本大作與家中董先生的文字遙相應和,這不正是我學習甲骨文的最佳時機?

安國鈞是書法名家,一九九○年在台中創辦了「中華甲骨文學會」,並擔任首屆會長,著有甲骨文專書約十本。這本《詩聯三百集契》於二○○六年出版,那時又值中國安陽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之際,他為甲骨文書法藝術寶庫增添了一顆燦爛的明珠。

安老這本集契,有詩歌百首、楹聯兩百副,皆以甲骨文寫出,藝術與實用並備,智慧與巧思兼具,更有古文與今字之對照,是我學習研究甲骨文藝術的入門書。

安老將甲骨卜辭中繁簡、大小、正反,甚至上下、左右移位等多種變化,以他古樸穩健的筆墨,將對聯、詩詞、佛經等原汁原味地展現出來。翻閱此集契,我不僅在學甲骨文,更在詩歌、對聯中游藝養心,在修齊治平兼問學。

寒冬裡,我將安老大作當古文欣賞,當字帖臨摹。展讀之際,感受到作者的才情、正直、以及推行文化救國的努力;臨摹之時,體會出甲骨文的象形創意,以及作者書法藝術的美感。

作者的甲骨文習作。

我將習作照相傳給親朋好友們,當作是年終佳節的祝福,竟得到不少回饋:「這是什麼書法?很新穎!」「好可愛的字,『酒』是左右反著寫呀!」「『心』真有兩心房、兩心室。」「『魚』就是畫了一條魚,魚頭、魚身、魚鮨、魚尾具在。」「『望』有一個漂亮的大眼睛!」「『逐』是人腳在豕(豬)後面追趕的樣子。」引來始料未及的驚奇與猜字,還有鼓舞的話:「你繼續認真地寫,我們認真地看和學!」

歲寒夜靜,展冊研習,這遙遠的、陌生的神祕文字,這曾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卜辭歷史,或拘謹簡陋,或壯偉宏放,與我有了親密的連結。

【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 1/19/2023


Total Page Visits: 345
甲骨文習作
Tagg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