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少校
「轟隆!轟隆!轟隆!」一聲接一聲的巨響,火工所裝藥室的女作業員,有的制服破碎,有的頭上冒著煙,有的光著腳,有的臉上、身上沾著鮮血,沒命似地從車間裡奔出來,一面跑,一面瘋狂地叫:「快逃!快逃啊!」上午十時多,我正在水電所辦公室,離裝藥室很近,聽到爆炸巨響和吵雜聲,快步走出,走在門口路邊正好看到這驚恐的一幕。
一九七六年七月,台北市基隆路的二○六兵工廠,發生了重大的爆炸事件。當年我二十九歲,軍階少校,任職於水電所,目睹了全部經過。那時是威權時期,報紙完全沒有報導這起爆炸事件,只有幾位當事者、目擊者知道。我不是當事者,是目擊者,還負責爆炸原因的鑑定,及事故現場的善後。
「噹噹!噹噹!噹噹!」兵工廠的兩部救火車,鈴聲緊急,飛駛而來。火工所的裝藥室有十多個,每間裝藥室有兩個教室大,容納一條彈藥裝配生產線。裝藥室都是獨棟建築,四面有兩公尺高、一公尺厚的水泥掩體,只留一個狹小的出入口,萬一發生事故,只毀壞一棟建築,災害不致向外擴大。疾駛而來的救火車停在掩體外圍,幾位消防員拉著水帶,接上消防水栓,從掩體外從高處向內灌水。
裝藥室內悶雷似的間歇爆炸聲持續不斷,碎片雜物四處飛散,濃煙上竄,火勢正猛烈地燃燒。沒多久,橘紅的火苗從屋頂竄出,發出「劈啪!劈啪!」碎裂聲,接著房頂「轟!」的一聲崩陷,掀起一陣旋風,將大股黑煙噴到半空中。熱氣、煙氣、爆炸聲,一陣接一陣;遙遠圍觀的我們,看得都心驚膽戰。
沒多久「哇嗚!哇嗚!」「噹噹!噹噹!」的聲音由遠而近,台北市信義區、松山區的救護車、消防車也緊急趕到。北市消防隊員最勇敢,水管接上消防栓,拉著就奮不顧身地向內衝。他們不知道爆炸起火的車間是迫擊炮彈的裝藥室,我們都替他們捏一把冷汗,幸好他們衝進掩體內,還沒踏進裝藥室車間,發覺不對,迅速撤退,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火工所所長是高我兩屆的學長,臉色凝重地站在我旁邊,傷亡必不可免,現場正慌亂,能跑出來的人都跑出來了,但因火勢正旺無法進入,裡面多少人傷亡無從查起。不論傷亡多少都是他的部屬,他憂心如焚,看著焚毀中的車間,盤算著要如何對受害家屬交代及如何善後。我瞭解他的憂慮,幫不上忙,只能調集水電所員工,準備大火稍息後,就進去搜尋。
沒多久,廠長、副廠長、工務長陸續趕來,我把他們請到水電所會議室。台北是首善之都,松山區的二○六兵工廠發生了爆炸事件,口耳相傳,很快就會傳開;戒嚴時期,這種意外事件是生死大事,如何應對需先準備。廠長在水電所會議室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侍從官做對外發言人,統一口徑,說明爆炸事件經過。至於事故原因,等調查完畢再說。除發言人外,其他人一律不准對外發言,以免混淆視聽。基本定調後,會議才結束。
過了一個多小時,裝藥室內爆炸聲方停息,車間內火也已熄滅,消防隊仍持續向內灌水,滾滾濃煙還不停往上升。裡面溫度太高,還是不能進去。聯勤總部來電,馬上要派人來查看,廠長、副廠長、工務長,各自回辦公室做準備。
爆炸怎麼發生的?死傷人數有多少?財物損失有多大?接下來的訂單怎麼辦?諸多善後問題等待處理。其中第一要務是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第二天風平浪靜,一早上班,我帶水電所兩位老師傅,會同其他單位調查人員,踏進大火燒過後烏漆麻黑的車間。像戰爭過後的廢墟一樣,車間裡混亂景象,怵目驚心。空氣中充滿嗆鼻煙味,屋頂部分已倒塌,露出天光,地上到處都是燒成焦炭的桌椅、櫥櫃、設備、工具,甚至有幾處血跡斑斑。我的任務是檢查電路系統,查看爆炸是否因電線短路引起。
我帶著領班從車間的主供電箱查起,裡面的無熔絲開關、匯流排、電纜線都被高溫融化,沒看到電路短路現象。接著逐段檢查車間的配電系統,電線絕緣外皮都被融化,裸露出銅線,也沒找到短路點。檢查判斷,電路系統沒有異常,不是事故起點。知道爆炸事故不是因電路系統引起,我才放了心。
下午調查小組開會。每個單位報告檢查結果後,安全室總結:爆炸是從彈藥生產線的最後一個工位開始。那個工位的火藥已裝進藥包,只待塗膠封口就結束。因為那裡的炸藥爆炸威力最強大,工位附近的輸送帶桌椅全炸成一團,判斷應該是爆炸起始點。其他都是稍後大火引起的損毀。
為什麼這個工位出問題?研判是靜電火花引起。靜電火花或許是作業員進門時,沒有握穩靜電消除銅柄,消除身上靜電,或沒戴好連接至工作台的靜電手環,也可能是作業時腳沒有確實踏在接地板所產生。
一個裝藥室車間,領班、輔工、作業員共三十多人,靠近門口的,離爆炸點遠的工位,大多逃了出來;爆炸點附近的,當場就死亡或負傷,沒幾個能逃得出來。調查小組決定:事故的原因可以對外公布,傷亡人數、財物損失是國家機密,不能公布。
那時還是戒嚴時期,外島前線的炮聲未歇。二○六兵工廠的生產任務繁重,傾毀的車間須盡快整修,恢復生產。水電所加班加點安裝車間配電系統,三個月後,裝藥室煥然一新,回復生產運作。
那次事件過後的懲處,工務長、安全室主任申誡、火工所所長記小過。我們水電所因迅速完成重建後的裝藥室水電工程,發放獎狀及獎金。
一九七八年,二○六兵工廠搬離台北市區,遷至三峽山邊。新廠區占地遼闊,裝藥室分布在隔絕的山谷裡,許多危險的裝藥工序改成自動化,安全設施也更完善,沒有再發生過爆炸事件。
《世界日報》上下古今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