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師

從小在都市長大,從來沒有過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從不知道耕田種地是怎麼回事。退休後旅居馬里蘭州羅克威爾市,標準的美式獨戶住宅,後院有一百多坪。搬來第一年,夏季雨水多,後院草飛長,每星期都要剪草,每次剪草機都推得大汗淋漓。老圃朋友建議開闢一塊地當菜圃,減少草地面積,除草沒那麼費力,還可種一些有機蔬果。

第二年在後院靠牆處開闢了一塊塌塌米大小的菜圃試點,試點成功,來年再擴大經營。先從整地開始。整地不容易,挖地半尺深,把原來貧瘠的土壤混合三分之一馬糞,改良土質;同時買了些雪豆、絲瓜、小黃瓜的種子,趁大地回春,在花盆裡撒種育苗。生平第一次當老圃興致高昂,每天早晚都要去看好幾回。灑水不敢多,怕把種子泡爛了,也不敢少,怕濕度不夠發不了芽。一個多星期後,花盆裡星星點點到處冒出許多嫩芽,看到一片生機,看得心裡欣喜。

春已老夏將至,日照更長,雨水充足,沒幾天小苗長了寸多高。心裡盤算著,照這個成長速度,估計一個月就能結實纍纍。美夢才沒做幾天,一天早上澆水時,見小苗上的嫩葉一片都沒了,只剩下光禿禿的細桿子。多少天的辛苦栽培,痛心毀於一夕,打電話向老圃朋友訴苦。

「你先別急,或許是鳥雀,或許是松鼠,或許是蛞蝓把嫩葉吃了。你把花盆四面用窗紗罩住,就沒問題。」老圃說。「只剩菜桿子了,罩住也晚了。」我氣餒地說。「沒事的,小苗生命力強,還能長出新葉子。」一聽還有希望,我立刻用窗紗將花盆四面密密圍住,雖然只剩細桿子,每天仍細心呵護。果不其然,老圃說的沒錯,幾天後每棵小苗又長出許多嫩葉,大自然真偉大。

有了經驗學了乖,豆苗長到兩寸多高,移植到新闢菜圃前,先用窗紗把菜圃四面圍了一人高,擋住害蟲、松鼠、飛鳥,待小苗茁壯後再拆掉,好讓它們能爬上架子。夏季日照長,早晚勤澆水,小苗努力往上爬,兩個多星期已爬一人高。幾十棵小黃瓜、雪豆、絲瓜,像比賽一樣,生出纖纖綠絲,緊緊纏繞竹枝,到處開滿黃的白的花,心中充滿希望。

隔幾天,幼小的小黃瓜、絲瓜開始成形,剛開始還小,不覺有異,長到一寸長,奇怪了,怎麼每個都是頭大尾巴小。拍了照片請教老圃。「一看就是營養不良,開花時你有沒有追肥?」他說。「什麼是追肥?」我聽得一頭霧水。「幼苗長大後施肥叫追肥,現在還來得及,抓緊時間,要不然結果不好。」老圃說。

「有機肥可自己做,用香蕉皮、橘子皮、鳳梨切下的外皮,加些自身排放的廢水,泡在桶裡發酵。」老圃熱心解釋。「那要好幾星期,我這裡還有一些,你來拿吧!」為了豐收,我豁出去了,立馬開車過去高興地拉回小半桶臭臭,照老圃吩咐,離瓜豆根部半尺處淺淺埋下有機肥。

施了肥,瓜豆長得更有精神。一個多月後,瓜架子上綠蔭遮天,結實纍纍,到處垂著絲瓜、小黃瓜、雪豆,數目數都數不清。那年從夏末到秋季,涼拌小黃瓜皮蛋、雪豆炒肉絲、絲瓜排骨湯,每天吃得不亦樂乎。吃不完的,年長朋友送過去,年輕的邀來後院自己採,分享豐收快樂。

幾年來,菜圃面積擴大,瓜果種類增多,每年都能豐收。退休學老圃,整地、育苗、除蟲、施肥,處處皆學問。感謝老圃朋友當顧問,讓我能比陶淵明筆下「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有更多田園樂趣。

8月31日世界日報家園版

Total Page Visits: 330
《吾不如老圃》
Tagg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