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老到底有多大年紀,沒有幾個人知道;不過從他夫人的舉止動作看來,佟老應該也在八十歲上下。據說佟老年輕時候在中國內地是個響叮噹的人物,
灰色的背影─回憶梅蘭芳先生
在台北,和立中聊天兒,不知怎麼說到了陳凱歌拍的《梅蘭芳》已經殺青。他挺高興,覺得凱歌尋來的演員一口京片子絕不至於荒腔走板。話是不錯,我卻衝口而出:「甭管陳大導演如何上心,甭管黎明啊、章子怡啊怎麼用功,怎麼才氣橫溢,片子出來了,還是免不了被人家批評。」
打彈珠
真正有技巧的活就是打彈珠了。 當時市面上買得到的大都是一些青綠色透明度不甚高,也非渾圓的彈珠,我們只用來作賭注用。
懷念琦君阿姨
琦君阿姨走了這些年,常常想起她,想她溫柔敦厚的為人,想她執筆深情的文章。
從獅子山下到華府櫻花
以前在獅子山下,常常憧憬著華府的櫻花,而現在,在燦爛的華府櫻花之下,卻又魂牽夢迴著那獅子山下的種種。
冬日公園的風景
我希望能藉此決定,原定的打球日期應否如常進行,或是取消。再通告球友。
「陽光5號」-海上行善
成立於1905年的慈善機構「緬因州海岸任務協會」(Maine Sea Coast Mission,以下簡稱「協會」)服務的對象是緬因州沿海和島嶼社區
竹中音樂憶往
四十餘年前,我人生中的第一場聯考,幸運地考入台灣新竹中學,是當時桃竹苗地區聯招的第一志願。
歌聲滿行囊- 我的校園民歌美國時代
早已列入老歌之林的校園民歌緣起於民國六十四年,最流行的時候,正值從我高中畢業到出國留學前的那十年。
張愛玲的幽默
我的書架上有一整排張愛玲的書,中港台出版的小說散文,以及別人寫她的傳記評論共三十幾本之多,隨手一翻總有驚喜,能讀到她點到為止的妙喻巧句,對人物事件刻畫栩栩如生,有讓人忍俊不住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