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們繼續在天寒地凍時節餵食可憐的紅狐貍,給牠一線生機。
小惠與愛犬皮蛋
從小惠家出來,感覺「皮蛋」大去之日已近在眼前。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經之路,想起陶淵明「形影神三首」詩中兩句:「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
母亲的新衣
没有母亲的新衣,年似乎就缺了一种味道。许多年以后,我才恍然醒悟,所谓年味,其实就是母亲的味道啊!
美京華埠過往軼事
《華盛頓先驅時報》於一九五四年被《華盛頓郵報》買走;那些華埠餐廳、大小人物、「燉金錢龜」⋯⋯ 俱往矣,只在軼事中飄逸。
柳正儀女士之故事及遺詩
祖母一生歷經滄桑,寄情於詩書。她曾有感而發,賦詩一首:「心餘力拙懶支持,幸有紅爐慰我思。滌去俗塵揮老淚,暫將彩筆寫新詩。」
解鎖之旅
但是母女間的這條解鎖之路卻是崎曲難行,顛簸了數十年,終得煙消雲散,雨過天晴!
尷尬的停車
美國各州都有如此的服務,如果下次再有像這樣尷尬停車的事發生,就可以用行動電話上網查詢,請他們來救援了。
授己以漁
「是啊,只要『授己以漁』,肯定會生奇跡!」阿三也喜滋滋地說:「著實感覺甚佳!」
譏諷與同情
妳頭腦清晰善於邏輯思辨,為何不揚長避短利用這一優勢去鍛鍊語言?反從形容上入手、拘泥於表面上的華麗
戰勝「負評」大學助教求生記
初到美國時,語言造成生活上的壓力,人際間關係也充滿著挑戰,卻是人生中最充滿期望的日子。